沙田對我來說感情是滿深厚的, 小時候每逢假日的家庭節目不是去太古城中心就是沙田的新城市廣場, 記得當時還有八佰伴的日式超市, 貨品光看不買已經很滿足. 逛完了總是要嚷著去沙田中央公園嬉戲, 而每次都是經過偉華中心進入公園, 長長的走廊看似沒有盡頭, 不過為了那條特長滑梯, 走遠一點也是值得. 到了中學時期, 相信沙田一定是大家踏單車的集體回憶, 當三五知己在相討週末的活動, "去沙田踩單車"就算沒有成事, 也至少出現在選決名單上. 有趣的地方是, 幾乎每次都是從大圍出發往返大埔和大尾督, 卻很慣性地說到沙田踏單車, 這大概是由於在沙田城門河以後的風光相對明媚, 印象比較深刻所致, 而我和城門河的關係則在大學時期最深, 加入了划艇隊後的暑假幾乎每天都在那裏練習, 不知有過多少汗水揮灑在河岸和水中, 直至現在進入了跑步生涯, 也不時到河邊練習長課, 緣起不滅.
關於沙田, 很多人都會知道瀝源邨為沙田的第一個公共屋邨, 其實瀝源也是沙田的本名, 形容連接著沙田海的城門河水清澈, 而當時的城門河為天然河流, 跟今天所見的人工河道有著很大的差異. 昔日的瀝源由四十多個村落組成, 並按區域劃分了九約, 其實沙田原本是指沙田圍和沙田頭一帶, 後來有英國官員竟誤以為瀝源區地名為沙田圍, 於是沙田一詞沿用至今.
至於沙田的第二個公共屋邨禾輋邨, 也和瀝源邨一併被天橋系統所連接, 非常方便. 禾輋昔日為輋族人所居住, 由於臨近城門河水源, 他們大多以務農為生, 而輋就是他們的耕種方法. 不過我對禾輋邨的印象還是彌留於練習後歇腳的食肆, 從最初的康樂飯店到後期的日式餐廳五十嵐, (與台灣的飲品專門店同名, 五十嵐實為日本的一個姓氏), 都盛載了很多艇友們的歡笑回憶, 只是流年似水, 如今留下只有思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