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研究一下林安泰古厝的結構, 就彷如走進了閩式建築的大門, 其術語之多與複雜程度令人驚訝. 從外邊觀看就會發現屋頂突出的方形馬背和燕尾式的屋脊, 牆身由清水紅磚砌成, 微觀一點就有石獅狀的門枕, 青石門檻, 如意石階, 寓襯階條, 土襯腰帶, 吟錢角及牆簷溝等特式設計,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式的木雕門扇和環板, 上面刻劃的圖案和花紋均有不同的寓意和寄望, 例如大門左方刻了琴書以表示好學, 而右方刻官印, 令旗和盔甲則象徵文武雙全, 可見古人對藝術和風水的執著. 而有興趣了解更多閩式建築的朋友, 可參看以下網站 http://www.old-taiwan.as2.net/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Day 47: 厝
第一次接觸厝這個名詞是在台中統聯客運83路, 往東海大學的黃昏路上. 其中有兩個相連的公車站叫何厝和頂何厝, 初時我還以為是廟宇之類的古蹟, 後來台灣友人告訴我才得知厝就是家宅的同義詞, 為閩南人的方言. 古老的厝屋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所以很多都成為了古蹟, 而台灣最有名氣的就有十大古厝, 5所在北部, 4所在中部, 而南部則只有1所, 大部份為清朝所建, 而當中歷史最悠久的則是位於北市中山區的林安泰古厝, 原於乾隆48至50年建於現今大安區的四維路(位於文山線大安站和科技大樓附近), 別誤會林安泰是人名, 除了'林'是厝主的姓氏外, 安和泰分別是表達其祖籍泉州安溪縣以及在當地開設的榮泰行, 後來政府需要重建旁邊的敦化南路, 而林家後人又無私地把大厝原材捐給政府, 台灣政府便先把原材編號, 於1984年在新生公園旁的濱江公園重建古厝, 情況與香港赤柱的美利樓相類.
稍稍研究一下林安泰古厝的結構, 就彷如走進了閩式建築的大門, 其術語之多與複雜程度令人驚訝. 從外邊觀看就會發現屋頂突出的方形馬背和燕尾式的屋脊, 牆身由清水紅磚砌成, 微觀一點就有石獅狀的門枕, 青石門檻, 如意石階, 寓襯階條, 土襯腰帶, 吟錢角及牆簷溝等特式設計,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式的木雕門扇和環板, 上面刻劃的圖案和花紋均有不同的寓意和寄望, 例如大門左方刻了琴書以表示好學, 而右方刻官印, 令旗和盔甲則象徵文武雙全, 可見古人對藝術和風水的執著. 而有興趣了解更多閩式建築的朋友, 可參看以下網站 http://www.old-taiwan.as2.net/
稍稍研究一下林安泰古厝的結構, 就彷如走進了閩式建築的大門, 其術語之多與複雜程度令人驚訝. 從外邊觀看就會發現屋頂突出的方形馬背和燕尾式的屋脊, 牆身由清水紅磚砌成, 微觀一點就有石獅狀的門枕, 青石門檻, 如意石階, 寓襯階條, 土襯腰帶, 吟錢角及牆簷溝等特式設計,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式的木雕門扇和環板, 上面刻劃的圖案和花紋均有不同的寓意和寄望, 例如大門左方刻了琴書以表示好學, 而右方刻官印, 令旗和盔甲則象徵文武雙全, 可見古人對藝術和風水的執著. 而有興趣了解更多閩式建築的朋友, 可參看以下網站 http://www.old-taiwan.as2.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