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Day 42: 燒賣

早上在茶樓吃點心, 理所當然的落單已經成為習慣, 很少留意到不同點心的獨特之處.

點心其實就是"點點心意"的意思, 據說是一名東晉將軍以糕點來慰勞其下屬而得名. 大部分點心的名稱都不難解讀, 如叉燒包, 芋角, 蝦餃等, 大抵從名字上已經知道其餡料內容. 不過像英語的過去時式, 雖然一般都是將現在式加 "ed"組成, 但也不乏一些例外情況. 常叫的燒賣就是一個例子, 其名稱來自古代食品"稍麥", 當中的麥是指點心皮由麥麵製成, 早在元朝時代已有記載, 經過不斷改良, 現在的製法已大為不同, 先用擀麵杖把麵粉漿燙平, 再把所需的餡料裹在裏面, 蒸熟後即可, 而不同地方也有各自的特式, 例如山東就有羊肉燒賣, 江西就有蛋肉燒賣等. 另外春卷也是常點的食物, 是由古時在新春所作的春餅演變而來, 製法以麵皮捲上已拖熟的餡料, 再以油鑊炸成, 麵皮越薄則越脆口.

不少酒樓也會供應甜品或糖水, 例如美心就有砵仔糕出售, 砵仔糕(圖)是把糖水, 熟紅豆及粘米攪勻後蒸熟, 做法既簡單也省時, 有興趣不妨在家裏試試. 而砵仔糕也勾起了我對電影"新不了情"的回憶, 當阿敏(袁詠儀飾)臨死前仍然要求阿傑(劉青雲飾)去買砵仔糕, 到底是在追求一次最後的味覺快感, 還是一趟最終的戀愛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