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雨港基隆的喜愛, 可說是高於北市北縣的, 應該是一種莫名奇妙的化學作用吧, 尤其是對港口城市總有一種獨特的偏愛, 因為相對於仿如身體般的陸地, 海岸線就像面脥和肌膚, 基隆港的臨岸線顯然蒼老, 卻背負了許多歷史故事, 例如我曾一度參觀的海港大樓, 雖然已變成了辦工大廈, 卻仍然保留著日治時期的建築設計, 特色景點包括令人意想不到貫通5層的銅製郵筒, 以及頂層的基隆氣象觀測站(詳參台灣氣象傳奇/洪致文著), 都是充滿歷史價值的產物.
香港旅客卻甚少選擇基隆作日間遊, 通常都是日間遊完九份十分, 回程時順道作夜市覓食, 當然是指廟口夜市, 其中最著名的有營養三明治, 蚵仔煎, 肉羹及鼎邊趖(圖)等. 鼎邊趖是根據其製法命名, 趖是閩南語動詞, 意指滑動, 這裏引伸指米漿沿鼎邊翻滾, 米也不可以隨便選擇, 必須採用俗稱在來米的秈稻, 鼎邊先要加熱,讓磨成米漿的秈稻遇蒸氣凝固, 也摻入了預先抹鍋的芋頭香. 風乾後的趖要切成塊狀, 之後可炒可煮, 悉隨專便, 一般夜市如有名的邢記就會把鼎邊趖加入蝦丸, 肉丸, 芹菜絲, 蒜頭酥, 高麗菜等煮成湯食, 份量輕巧不膩, 確實是作為瘋狂掃夜市中場休息的尚佳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