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Day 23: 月台

香港的國際化度見仁見智, 不過在鐵路上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就以候車月台為例, 款式的多元化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一般常見的鐵路站, 中間為月台, 兩旁為車軌, 如佐敦如尖沙咀; 或者是中間為車軌, 兩邊為候車月台, 如葵芳如荃灣. 前者稱為島式月台(island platform), 後者則稱為側式月台(side platform). 不過香港鐵路的月台款式不僅如此, 當中也包括島疊式月台(如太子旺角油麻地), 側疊式月台(如灣仔銅鑼灣), 以及大量的混合月台, 例如身兼馬鐵和東鐵, 採用雙側式月台的大圍站; 或是混合了西鐵和機鐵線, 側中帶島的南昌站 . 另外羅湖站更採納了西班牙的月台解決式, 這種早在1910年代已在波士頓出現的月台佈局, 先開啟一邊車門作落客之用, 再換開另一邊的車門作上客用途, 避免兩批人潮過分擁擠相撞而導致意外, 反映了設計者在物流學上的睿智, 而巴塞隆拿地鐵(圖)使用此方案歷史悠久(1930s 至今), 因而得名.

鐵路本身便利市民, 卻也帶有很多感情的引伸, 列車往往象徵生命或愛情的倏至, 彌留和遠去, 比對著站在月台候車者的盼待, 喜悅與惋惜. 因此在文學創作中, 不乏關於鐵路的作品. 例如香港就有以"月台"命名的文學期刊, 以及本人很喜歡的作家余光中的散文"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至於流行音樂, 則強烈推介許如芸主唱的"愛情進站", 收錄在專輯"北緯66度"內, 哀怨的歌聲中充滿無奈, 恐怕只可意會, 不能言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