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Day 242: 大家樂

大家樂除了是陪伴香港人成長的快餐店外, 原來也曾經是台灣非法博彩遊戲, 可能有些台灣九十後青年也未有所聞. 要了解大家樂的出現, 必須知道他的前身"愛國獎券", 這個合法抽獎遊戲開始於五十年代, 長達三十多年歷史, 由台灣政府設立, 本來的目的是為了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 玩法和六合彩類似, 不過是一個長號碼而非獨立選擇, 獎券甚受台灣人歡迎, 不少人將希望寄託在愛國獎券上, 往往成為病態賭徒, 所以進入八零年代中期, 就像賭外圍波一樣, 民間利用同一套系統, 興起了集體的非法賭博, 玩法是根據愛國獎券的最後兩位數來兌獎, 可以想像中獎機會大增的情況下, 賭博風氣越發嚴重, 很多賭徒因此傾家蕩產, 最終於1987年年尾, 為遏阻大家樂的賭博歪風, 愛國獎券停辦, 不過人的本性當然不會突然改變, 大家樂依從本港六合彩號碼繼續流行, 直到有其他本土賭博產品取代, 例如職業棒球投注, 才慢慢沒落.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Day 241: 丹尼爾

對於女性的衣著, 透明度可謂是重要考量點, 要做到性感而不暴露, 物料的厚薄必須仔細選擇, 所以在紡織界中衣物厚度有自己的度量系統及單位, 一般採用丹尼爾 (Denier).

丹尼爾的用法簡單, 定義也很明確, 指一條九公里的纖維的重量. 例如一類九公里的纖維重七十克, 就是七十個丹尼爾. 要更加準確, 量度應該在室溫攝氏 21 度和濕度約於百分之六十五的情況下進行, 不過國際採用的單位卻稍有不同, 由特克斯 (tex) 取代, 即以每十公里的纖維重量而非九公里來計算, 更方便作單位轉換, 只需知道物件密度和特克斯, 就能推算出物料線絲的直徑和面積. 一般來說, 這兩個量度單位在絲襪類最為常用.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Day 240: 一滴香

女士護膚有神仙水,原來煮食上也有,名為一滴香,加在清水上可以立刻成為高湯味道,十分神奇,由於價格低廉,大陸的餐廳很多都會採用,包括火鍋和米線的湯底。

不過知道只有大陸會使用, 當然不是甚麼好東西, 其實一滴香的成分非常神秘, 標籤上只說明包括了丙二醇 (CH3CH2OHCH2OH), 2-乙酰基噻唑 (C5H5NOS) , 2,5 二甲基吡嗪 (C6H8N) , 肉類提取精油和進口香料等. 前三者都通過了國內食物安全標準, 唯獨是後二者沒有明確說明內容, 很多學者均推測這些成分由化工合成, 因為從天然原料中提取的添加劑並不可能具有如此霸道的香氣, 所以使用化學合成添加劑的機會相當高, 若真如此, 長期食用會對身體做成極大損害, 特別是肝臟, 很容易患上肝癌.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Day 239: 永動機

除了自動下棋系統土耳其行棋傀儡(Day 214)外, 永動機也算是同類型的騙局. 永動機的概念, 就是在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 機器會自動不斷運作, 不需再從外界輸入能量, 例如電池或發條. 這種不勞而穫的概念與煉金術有點相類, 也是人類的夢想, 不過終究經過熱學的定律, 這個概念完全被推翻, 一來是在缺乏熱力循環的情形下, 是不可能製造能量的, 二來是關於熱的本質, 因為熱是由粒子運動所帶來的能量, 在沒有外界輸入能量的情況下, 粒子無論如何都會停下來的, 熱能也不再生產. 昔日因為人類缺乏科學知識, 才出現大量騙案, 最著名的是1744年靠背後人手牽動纜繩運轉的"自動輪", 以及1984年哈爾濱騙子王洪成利用電池推動家用裝置, 不過兩者都很快被拆穿, 加上物理理論的確立, 永動機只能成為永恆的概念, 烏托邦式的夢想.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Day 238: 鳥瞰

電影製作成本昂貴, 原因不外乎兩大方面, 一是演員的薪酬, 二是先進科技產品的費用, 前者不用明說, 對於製作人每個演員的身價早已心中有數, 反而比較注重的是儀器, 有時需要花費大量物資純粹為了達到某種場景效果, 所以出色的製片人往往在拍攝前有就初步的計劃, 以免到後期才發現超出預算, 得不償失.

鳥瞰鏡頭可謂是現代電影的重要技術, 為了讓場景看起來異常磅礡, 或需要大範圍的景觀, 高空攝影 (Areial shot) 就大派用場. 大家或猜到做法是利用直昇機在半空拍攝, 的而且確, 這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不過初期的Aerial質素較差, 經常有晃動的鏡頭, 需要透過剪接來調整, 反觀現今採用的技術就相對先進, 除非是故意 hand held, 否則會採用一種名為heligimbal的直昇機鏡頭, heli是直昇機的 prefix, 而gimbal則是常平架的意思, 利用力學原理把鏡頭梗軸垂直於地心吸力方向, 保持鏡頭的穩定, 只要從直昇機內部的操作控制桿就能完成拍攝.

單從技術的考量大家可以幻想得到設備的昂貴, 有見及此, 加上環保意識的提升, 導演會把所有高空鏡頭集合起來, 只用一兩次的飛行就把電影所有同類型鏡頭完成, 節省燃油費之餘, 也減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Day 237: 數列淺談

能巧用文字寫出優美的文章絕對是件痛快的事情, 可是要鑽研文字結構就相當痛苦, 只要接觸過文字學的朋友應深表苟同, 其實數學又何嘗不是? 應用數學的可愛之處在於能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有助社會進步, 但每每接觸到數論課, 需要研究數字本身的特性以及數與數之間的關係, 就感覺有如洪水猛獸地抽象, 除非你是數痴(中了number降)才懂得細味其中的樂趣.

數字的分類繁多, 記得小學先學的是自然數, 整數等簡單概念, 然後才有質數, 合成數, 冪, 甚至三角形數等, 原來這些都只不過是數學上的冰山一角, 還有太多的類別, 往往都是由數學家偶然(無聊時)發明的, 大部分缺乏實際用途, 例如: 當數字A的因數總和為B, 而B的因數總和恰巧是A的話, A和B就被稱為相親數 (Amicable number), 1184 和 1210 為其中一組, 若果數字的因數總和與本身等值, 則該數稱為完美數 (如 6 = 1 + 2 +3 ). 因此大家可以想像由任意定下的法則可帶來大量的子分類, 其實定法則不難, 要找出或概括(generalize)合符資格的所有成員就相當複雜, 很多命題都尚未出現全解. 好奇的朋友可以參考整數數列線上大全 (OEIS, http://www.research.att.com/~njas/sequences/indexchinese.html), 這個資料庫就記載了所有千奇百怪的數列, 而且每個分類均有代號, 井然易用.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Day 236: 家電

我生日一向低調, 主要原因是不太喜歡朋友儀式性的道賀, 認為每天保持心境開朗, 遠比生日快樂重要. 所以每年生日一般只和家人及女友進餐, 另外也可能買一些小禮物勉勵自己, 而今年就特別買了一個強力風筒, 達到二千瓦特, 令頭髮輕易定型. 其實不少人(包括我)會好奇為什麼理髮店吹髮和家庭式的效果有較大落差, 秘訣原來只不過是風筒的馬力而已.

風筒在家用電器中, 可算為小型設備, 可隨意攜帶. 相反固定裝置的電器才算得上是大型家電, 只要細心留意, 這些電器可劃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提供生活所需的, 例如雪櫃, 電飯煲, 洗衣機, 微波爐等; 另一方面則是為享受娛樂之用, 例如 Hi-Fi, 電視電話等, 由於前面一類電器在早期推出時均為淺白色, 所以會被稱作白色家電 (White goods), 至於深色為主的後者則一律以黑色家電為統稱, 而英文卻作 brown goods.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Day 235: 馬桶神

中國人滿天神佛, 直到今天才知道連守護廁所也有的神祇, 稱為廁神. 而且並不限於一個, 在中國民間歷史中, 就有數個不幸枉死的女子被奉祀為廁神, 例如漢朝時被呂后虐殺於廁所的戚夫人, 以及被正妻謀殺的紫姑等. 台灣也有類似的神明, 稱為關三姑, 同樣也是被虐殺. 婦女一般利用廁神占卜未來夫家的為人外貌.

廁所的重要性無容置疑, 所以亦有相應的國際組織, 除了世界貿易組織外, WTO 也是世界廁所組織的簡寫, 於近年才成立, 主要是探討廁所和公共衛生的問題, 並於每年舉行世界廁所高峰會, 下一次即將於下週末在費城舉行, 你會驚歎, 原來廁所也可以變得很學術.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Day 234: 花碼

很多人以為我去了杭州, 也會順道到蘇州一遊, 可惜第一次礙於會議時間所限, 第二次則把重點在黃山, 杭州只作中轉, 所以均未有機會到訪.

蘇杭的合稱, 是因為地理上, 歷史上和文化演進上都有類似的發展, 不過有時候這樣的合稱會混淆外地人的概念, 蘇州碼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還記得小學時(至少我年代還有)數學課本裡出現的中國古代記數法嗎? 一般在街市還會偶爾看到(圖), 其實這些原名就是花碼, 蘇州是原產地, 昔日從算籌系統演變出來, 主要是方便買賣的人計數速記, 並受國際承認, 在99年時被納入了電腦的萬國碼系統中. 可惜一度被誤會為杭州碼子, 後來萬國碼系統也發覺並承認錯誤, 但字元名稱一旦更改會導致很多相容性問題, 結果仍然將錯就錯, 一直保留到現在.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Day 233: 路軌

小時候對於鐵道的回憶, 一定離不開在九龍塘火車站等候列車時凝望路軌的印象, 昔日還以為路軌兩旁放滿碎石是為了雅觀之用, 到今天才知道當中大有力學原理, 對於列車正常的運作舉足輕重.

這些碎石在鐵道建築上名為道碴, 主要作用是把列車的重量平均分佈在路基上, 防止軌道移位, 另一方面道碴亦能夠幫助排水和有效地調校軌道位置, 不過在隧道, 橋區的礙於空間所限, 鋪設道碴有一定困難, 加上道碴上容易滋生雜草, 維修成本昂貴, 因此新一代會使用無碴路軌, 大部分利用混凝土取代昔日的枕木, 枕木就是鐵軌上並排的橫樑, 固定了路軌的位置, 當中以柚木和柏木最為常見, 不過一如上面提及, 由於混凝土的堅固性及耐磨蝕性都比傳統枕木優秀, 逐漸成為了鐵路公司的選擇.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Day 232: 蜂窩

前陣子女友家人在內地購入了一些蜂巢, 經處理後的蜂蛹可以小炒作伴菜之用, 尤其是金菇一類受物, 沾上了蜂蜜的鮮甜, 感覺特別清新可口.

蜂巢除了美味外, 在數學理論上也佔有相當的地位, 主要原因是關於平面的密舖性, 只有三角形, 正方形, 以及六角形這三種形狀是符合平面密舖的正多面體, 前兩者比較 trvial, 但後者就相對複雜, 所以多年以來科學家都考究蜂巢是六角形的問題, 而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六角形會以最短的周界去建造最大的平舖面積, 是最省物資的建築方法, 也直接與蜜蜂群的生存智慧掛勾. 其實它們的聰明度又豈止於此, 往深層細看, 蜂巢內的底部也是應用幾何的一部分, 是一個三面錐形(把六角形沿中心分成三等份), 椎體邊緣形成的角度大約為109度, 並不是任意的數目, 而是椎體中表面面積最小的設定, 甚至可以令兩組背靠的蜂巢層互相套疊對方, 可見造物主的偉大和奇妙, 往往是人所不能測度的.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Day 231: 強數

Strong number 一詞, 令人第一時間想到數學有關的題目, 以為是甚麼數論 (number theory) 內特定的數組, 那怕在書本裡花個半天也未有找到相關的解釋, 充其量只有強質數 (strong prime) 這個名詞, strong prime 的定義是當一個質數比它相鄰的兩個質數的平均值大, 那就被稱為強質, 換句話說, 強質較接近之後出現的質數, 僅此而已.

其實 Strong number 是神學一套權威性的對照系統, 只不過是發明者的本名為 Strong (James Strong, 圖) 而有相對的名稱. 在這本聖經詞典中, 每個原文詞彙都會被編上一個四位的 Strong 號碼, 按照號碼, 全經內所有相同號碼的地方均會列出, 並有相關的片段供參考,令使用者更能掌握原文的意思, 減低被 misinterpret 的風險.

參考網站: http://www.htmlbible.com/sacrednamebiblecom/kjvstrongs/STRINDEX.htm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Day 230: 流水線

在交通擠塞的情況下, 巴士慢得仿如螞蟻, 除非你是典型的巴士迷(樂在其中), 否則保證反應會和我一樣, 煩躁得想要找身邊的人或東西來發洩, 包括車長, 包括那個坐在對面搔頭的老伯, 或者是那條開始生銹的扶手鐵.

交通擠塞可以是突發事件, 也可以是結構性(週期性)的, 例如彌敦道, 英皇道, 海底隧道出入口等, 相信無人不知道其常設的混亂情況與時段. 海底隧道對於所有車輛一視同仁地擠塞, 又難以徒步取代, 情有可原. 但對於繁忙的街道, 多不勝數的上落客站就成了雙重的負擔. 乘搭巴士往往還不如用腳走的方便快捷. 所以途經這類街道的巴士線, 會被稱為流水線, 原因是作為正常的香港居民, 大部分只會在中途上落車, 不過是因為想在炎炎夏日中享受一下空調, 每個車站均有大量 transaction, 猶如流水作業一般.

其實流水線一詞並非巴士迷術語, 而是昔日城巴 5B 路線表上曾使用的名詞, 往返堅尼地城與香港大球場, 港大學生應該甚為熟識, 在地圖上短短的距離竟需要超過個半小時的車程, 擁有接近半百的車站, 完全是 kill time 精選, 所以城巴在97年一度稱該線為北岸流水線, 並列印在站牌上, 成為今天流水線的出處.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Day 229: 臭粉

要學習製作菠蘿包, 一定要學會使用臭粉, 雖然臭粉一如其名, 由氨(即阿摩尼亞)製成, 氣味並不討好, 但用途相當廣泛, 例如消化病, 芋角, 饅頭等, 都要用上臭粉來烘焙.

其實臭粉是化學膨漲劑的一種, 用法和蘇打粉發粉差不多, 不過特性上的些微分別就顯出臭粉的價值, 一般蘇打粉和泡打粉是透過將粉末溶於水中而產生反應釋出二氧化碳, 加上烘焙加熱時釋放的氣體, 使產品達到膨脹及鬆軟的效果, 雖然有快中慢速粉末之分, 卻普遍地於室溫下隨即產生反應, 放進焗爐內不消一段時間就進行膨漲作用, 而臭粉獨特之處在於其高分解點, 必須達到某一溫度才發揮作用, 所以特別適合需要刻意延長烘焙時間的食物, 菠蘿包皮就是尚佳的例子.

別輕看一個小小的菠蘿包, 製作也相當複雜, 包身需先用高筋麵粉, 鹽糖, 奶粉, 蛋和牛油攪勻, 再以依士粉發酵兩至三次, 其間還要排氣和重新分割做型, 而包皮則採用低筋麵粉, 糖, 蛋, 奶, 起酥油, 臭粉和梳打粉, 混合後還需雪藏至漿狀, 最後用蛋漿把兩者黏合, 才放進焗爐烘焙. 單從材料計算也足夠令人頭痛, 還要大量製作時間, 所以能成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可算是實至名歸, 理所當然.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Day 228: 魔術光

自問不是攝影高手, 甚至對於平日在商場內肆虐地使用單反的籠友頗為反感, 不過有時候能夠利用照片捕捉最美的瞬間, 不論是人物或景物, 讓時間永恆地保存, 也是一種快慰的成就.

恕我直言, 人物攝影很講究對象的本質 (雖然有商榷的餘地), 跟大自然有所不同, 比較著重時刻, 例如在早上山頂眺望的香港難以與夜間媲美, 晚上的淡水又不如黃昏的淡水等. 而公認最理想的攝影時間當然是天色變化最大, 層次最多的時刻, 亦即日出和日落的黃金時分, 術語上稱為魔術光 (magic hour) . 由於太陽接近地平線, 日光要經過較厚的大氣層, 減少直接光的比例, 令影像柔和得自然, 有時甚或比肉眼所看到的還要感動.

魔術光出現的時刻在不同地區季節有所相異, (昔日)令攝影師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等待, 但仗著科技的發展, 現在推算黃金時間已經非常準確且詳細. 網站 www.golden-hour.com 就預測了每天世界各地的黃金時間, 太陽位置, 甚至提供月相星相的資料, 相當方便.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Day 227: 魔術義肢

大陸斷臂鋼琴師劉偉日前拿下共版殘酷一丁冠軍, 成為全城熱話, 實在佩服他的毅力和果敢, 成績優秀卻放棄高考, 把生命投資在音樂上, 最終憑著雙腳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這令我聯想到另一位殘障名人, 也是使用腳來表現他的本錢, 不過並不是一般人的腳, 而正正是前幾天談及過的義肢, 1760年出生於荷蘭的以利沙班貝格 (Eliaser Bamberg), 在後法國革命的戰事中, 期間中伏痛失一腿, 成為了殘障人士並被迫退伍. 他卻沒有放棄人生, 巧妙地設計了中空的木製義肢, 用以潛藏物件, 在街頭表演 vanishing 一類魔術, 慢慢在他的家鄉萊頓成了名, 加上以利沙在其他戲法 (包括紙牌, 錢幣, cups & balls等) 方面都甚為出色, 不久就成為了全荷蘭最成功的魔術師, 還被冠以殘魔 (the crippled devil) 的外號, 名流魔術界青史.

死於1833年的以利沙, 其魔術細胞竟然奇蹟地遺傳到他的後代, 以及後代的後代. 班貝格家族連續六代都是職業魔術師, 並均以 Tobias 和 David 為名, 可算是一項驚為天人的紀錄.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Day 226: PM5544

PM5544並不是車牌號碼, 而是陪伴你我成長的一張色彩卡, 別以為我指的是童年時歌星或運動明星的閃卡, 想說的卻是電視機銀幕上的測色板, 一般在每日所有電視節目放映完整後出現. 這個多彩畫面(圖)的使用對象為觀眾, 用途顧名思義, 只要透過觀看測色板的色彩就可以判斷電視機的性能, 因此觀眾亦可 customize 電視機的各種色彩設定, 以達到最完善的效果. 原來測色板在不同地區, 或不同的電視台均有不同的設計, 例如英國的電視台就曾使用中間印有有女孩與小丑布偶玩井字過三關的F型測色板, 成為一時佳話, (還有J型W型D型等), 也有部分歐洲地區採用由左至右八色方格的歐洲廣播聯盟測色板, 不過當然還是以飛利浦公司的 PM5544 最為普及, 七十年代出現以後世界各地都大量使用, 如今卻因為 24 小時的節目放送成為歷史, 只能默默追憶, 那一張靜止了調色盤, 那永不中斷的消音音效, 陪伴你渡過了多少個徹夜難眠的晚上.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Day 225: 銀比率

相信所有理科生, 或有一點美學常識的人, 都會知道甚麼是黃金比例, 簡單地說算法就是把一條直線分為兩部份, 短和長二段的比例相當於長與總長的比例, 所以用簡單一元二次方程可求得比例大約為 1.618:1, 這個比例在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 很多外型吸睛的作品都蘊含其中, 包括蒙娜麗莎的微笑, 金字塔, 埃菲爾鐵塔, 巴特農神殿等等, 你會驚嘆美學也可以公式化.

除了黃金分割, 大家又有否聽過白銀分割呢, 白銀比率其實是指長邊兩倍與短邊總和跟長邊的比例相等於長短之比. 假設長邊為 x, 短邊為 y, 則 (2x + y)/x = x/y, 可以求得白銀比為 1+2平方比一 , 即2.414: 1 的值. 雖然白銀比率在數論上的地位和黃金比率近似, 在實際用途上卻差之千里, 真正實用的還是黃金與白銀的比率吧.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Day 224: 杏

在HA工作接近兩年, 雖然工種屬於文職, 也可以擦邊地算為醫療界服務. 我們以杏林比喻醫療界, 若不留意經常會和比喻為教育界的杏壇混為一談, 其實相距很大, 不過兩個名詞都是出自中國的昔日故事, 相傳三國時代, 隱居廬山的董奉會免費替人治病, 卻要求康復者為他種植杏樹, 病重者五棵, 輕者則一棵, 因此杏樹數目逐漸增加, 蔚然成林, 太平廣記更指杏樹數量高達十餘萬株, 不過有否誇大事實就無從稽考, 後世以杏林比喻醫療界就是為紀念董奉這種崇高的精神. 至於杏壇, 則是孔子教書的地方, 從莊子漁父篇就有記述,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 休坐乎杏壇之上". 意思是指孔子到處授徒, 每每在杏林裏講學後, 就坐在杏壇之上休息. 因此杏壇成了教育界的延伸, 並且出現在香港公開考試的作文題目裡.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Day 223: 火星與村上

萬眾期待, 村上春樹的最新小說"1Q84"終於推出了結局篇, 早早完成首兩集的我當然立刻搶購閱讀, 雖然略嫌村上大部分著作都帶有過多的象徵主義, 自己又不太算是他的粉絲, 不過這部小說內容尚算易讀, 節奏也合理地明快, 閱讀起來甚為舒爽. 就算你從未閱讀過村上其他作品, 這也可作為入門小說.

顧及很多閱讀中或打算閱讀的朋友, 不會在此透露小說的內容, 只可以說故事涉及了大量的科幻元素, 包括了 little people, 包括了空氣蛹, 也包括了兩個月亮. 本人對兩個月亮最感興趣, 懷疑他的創作概念來自火星, 熟悉天文學的人, 應該知道火星有兩顆衛星, 分別是弗伯斯 (Phobos) 和戴摩斯 (Deimos), 前者較近火星, 應該說是十分接近, 相信在1億年內它會達到洛希極限而解體, 至於戴摩斯則呈現不規則的形狀, 也是至今體積最小的已命名衛星. 所以兩個月亮一大一小, 小的不易被察覺,正好與"1Q84"內容不謀而合. 而村上先生對火星的偏好更是有跡可尋的, 1973年他第一本作品"聽風的歌"就很大篇幅地描寫了虛構作家哈特費爾德, 當中有部叫"火星的井"的短篇小說, 村上利用這篇小說中小說來說明孤獨與溝通的相悖和相依, 人必須從孤獨的最深處才意識到與人的互通, 可是究竟這個理論有多真確, 恐怕難以在現今人煙稠密的都市中體驗, 或者真的要到火星居住才有可能.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Day 222: 7in7on7

全程馬拉松精妙之處在於那種讓人穿越生死的刺激感, 跑手往往徘徊在放棄和堅持之間, 不過人類作為最高等次的生物, 特別熱愛挑戰, 也置生死於度外, 所以各式各樣的超級馬拉松比賽在世界各地不斷舉行, 有見及此, 本人在網上查找了一些資料, 並將自己覺得特別的比賽與大家分享.

對於超級馬拉松, 最主要都是以跑時間和跑長度為著眼點, 長度上大部分是從50公里到300公里不等, 時間很多都以 12 或 24 小時為限制, 不過也有特長的48小時賽 (法國 Surgères 48小時), 對於不常運動的朋友, 聽起來已經足夠嚇人, 不過相比起來, 多日賽 (multi day race) 可稱得上另一境界, 最有代表性的比賽算是 Self-Transcendence 3100 英里賽了, 參加者要在51天內走完, 平均每天要跑100公里左右, 總長度是全球之冠, 紀錄保持者史域克(Wolfgang Schwerk)還要以41天多完成, 更可怕的是這位德國跑手竟然本來是位職業男中音, 另一恐怖經典為四大沙漠比賽, 分別是戈壁, 阿他加瑪, 撒哈拉, 及南極州, 每關限時七天, 而要進入最後一關南極州的先要條件就是跑手必先完成之前其中兩關才能繼續, 先不說距離, 其實氣候溫差已經令人難耐, 而最後也提及一下地理位置最廣的比賽, 名為7in7on7, 方式是連續7天在世界7大州跑7個50公里, 雖然沒有前面所說的比賽艱辛, 卻足以表現出人類嘗試駕馭地球的渴望.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Day 221: 義眼

不幸失去四肢的人, 很多都會選擇安裝義肢來保持美觀或達到一定的活動可能, 所以按傷口的嚴重程度, 義肢可劃分為功能性和美觀性的, 例如一般失去上臂的殘障人士, 大多只能採用美觀性的義肢, 令使用者在穿上合適衣物時看似一個普通人, 減少旁人投放奇異目光的機會, 從而增加殘障者的自信.

除了義肢外, 原來隆胸和假髮也算是義體的一種, 還有假鼻子, 人工耳蝸等. 值得一提的是義眼, 或許聽說過的朋友不多, 也容易與視覺假體混淆. 其實義眼屬於美觀性的一種, 並沒有視覺功能, 主要是靠嵌入假眼球使外觀正常化, 相反視覺假體是一種植入式的醫療設備, 使失明人士恢復部份的視覺, 方法是利用人工電來刺激視覺神經, 獨立地產生單pixel的光幻視, 當多個光幻視連合起來就成了視覺假體, 不過這種技術仍在研發階段, 品質還是相當粗糙, 相信真正在市面流通還要一段漫長的路.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Day 220: 針草

毅行者比賽在即, 最近加緊了練習, 加上隊友為兩法一德的國際組合, 更不能讓香港人丟架, 過去星期二晚一次夜課, 天氣突然轉涼, 在針山草山上一邊 light jog, 一邊俯瞰沙田荃灣的夜色, 感覺十分舒爽, 希望這種天氣可以一直延續到比賽當天, 身體也不可弄傷, 才有望以18小時完成.

針山草山對於業餘行山者可能會感到吃力, 不過相比起第三段的雞公山, 算是很仁慈的路程, at least 梯級沒有半個人的身高. 很多人以為針山是因為陡峭的外型如針故名, 其實並不是正確的解釋, 事實上針山本來名為尖山, 只不過是客家音相似而稱為針山. 至於草山(圖), 當然是因為兩旁雜草叢生而來, 跟台北的陽明山一樣, 若有讀過台灣歷史, 或會聽說過草山行館這個地方, 即蔣介石一家在士林官邸落成前的住址, 這裡的草山指的就是陽明山, 亦是陽明山昔日的名字, 事源在清治時代, 為免除賊寇竊取硫磺的憂慮, 官府定期放火燒山, 五節芒草橫生片野之所以然. 後來蔣中正為紀念宋明理學家王陽明才改為陽明山. 不過這些典故, 在台灣新一代究竟還有多少人會留意會了解呢? 恐怕他們還是對文化大學的學妹更有興趣吧.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Day 219: 三角碼頭

三角碼頭對於我這一代, 名字幾感陌生, 可是香港經濟在五六十年代得以順利發展, 三角碼頭實在功不可沒, 舊址位於現今上環消防局和皇后街之間, 永樂街以西, 所以又稱永樂街碼頭, 而三角當然是指該地的形狀. 其實正確地說應該是碼頭區, 因為在全盛時期那處曾一度結集了超過十個碼頭, 大部份為上落白米之用, 若在童年歲月曾看過電視劇的閣下, 或會對昔日碼頭的情景有所熟悉, 就是咕喱搬米袋的一幕, 這些碼頭工人都是上身赤裸, 口咬木籤, 腰插鐵鉤, 肩挑幾包白米(重達百餘磅), 走過不足兩呎寬的木板上岸, 神色依然自若, 如同表演雜技. 那些木籤其實就是收貨的記號, 最後作點貨取工資之用, 鐵鉤則可以勾住米袋借力, 小小的工具足以看到古時物流的睿智.

隨著社會進步, 三角碼頭在1976被淘汰, 取而代之是信德中心及港澳碼頭, 西區走廊, 菜場, 電車廠, 康樂及文娛中心等, 與舊日風景相去甚遠. 香港大學的學生們, 有空看看一下這些老照片吧, 然後在970回家的路上, 從後座窗邊往外張看比對, 此時此刻的你或會明白, 甚麼是曾經滄海的悸動.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Day 218: 福萊

對於電影愛好者, 或多或少都會聞說過福萊這個電影偉人, 或與此同名的技巧. Jack Donovan Foley 出生於十九世紀末, 主要為電影製作音效, 而他主張利用仿效技巧來為電影進行後期加工, 例如腳步聲, 點煙聲等, 由於在一般攝錄的情況下這類聲音太弱, 外間雜信又多, 這個發明為電影業推上另一個新紀元, 後來更發展至電玩業和動畫業上, 而這種技術就以他的名字福萊作紀念, 不過要令到聲音高像真, 又要與熒幕動作同步, 絕非容易的安排, 通常在電影的聲效組都有負責的單位, 稱為福萊藝術家 (Foley Artists),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權威著作 The Foley Grail (圖), 你會發現原來音效也大有學問.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Day 217: 塑膠分類標誌

香港人的生活觸覺實在有點落後, 塑膠分類標籤(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原來身邊很多朋友都稱留意到膠料標籤的符號, 卻從未有了解過當中的含意, 其實這個標誌不應忽視, 否則誤用器具會危害健康. 三角型內的數字代表不同種類的膠料, 除了 7 從屬"其他類" 外, 六大類分別以 1 至 6 表示, 在此並不逐一贅述, 詳細資料可以在網上查找, 或參考環境保護處刊物 (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chi/materials/info/wr_plastics.pdf), 每種膠料的特性都有 limitation, 例如一般俗稱 PVC 的聚氯乙烯, 標籤是三號, 耐熱只有攝氏80度左右, 過熱會釋放出致癌物質, 所以這類膠質建議用在水管, 浴簾, 信用咭等非食用器皿, 反之5號仔聚丙烯耐熱至165度及耐酸鹼, 適合用在汽車零件上, 也可作食物容器, 放進微波也很安全. 其實在日常購買膠類產品, 大部分生產商都會採用最合適的膠種, 否則不能通過安全標準, 可惜是市民在翻用器皿時, 以為環保地循環使用, 卻錯誤地改變了用途, 產生不良效果, 所以確實有必要熟讀這些塑膠標籤.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Day 216: 蠔

澳門又稱濠江, 其實本來是蠔江, 原因是當地為蠔的原產地, 不過中國式忌諱認為蟲字部不吉利, 又因澳門昔日為漁村, 因此改為水字部, 至於澳門的澳亦有漁村碼頭的意思, 可惜蠔業在八零年代經已式微, 歷史逐漸被人遺忘.

提到蠔 , 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當然是食物, 例如蠔餅, 炸生蠔, 蠔仔粥等. 對於烹飪, 蠔油可算是常用性醬料之一, 現在市面上有多個品牌任君選擇, 但實際上李錦記才是蠔油始祖, 過程也十分傳奇, 事源李錦記創辦人李錦裳在 1888 年為避開仇家追殺逃亡到香山南水, 機緣巧合底下發明了蠔油, 自此出人頭地, 直到今天李錦記已經有多達 122 年的歷史, 而醬料產品亦發展至超過二百款, 有聲有色.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Day 215: 對弈等級

承接昨天的 entry, 今天繼討論下棋, 對於大部分運動, 計分排名並不困難. 例如田徑賽事, 實力的差距可由時間速度反映, 球類運動則有聯賽之類來維持選手在相若的等級, 以至聯賽中直接以勝負來計分就立見高下, 可是在對弈活動上評分是一大難題, 因為棋手實力參差, 耐何只有勝負之分, 所以直接加分制度未見公平.

有見及此, 由匈牙利物理學家 Elo 所發明的同名評級方法就把上述差距納入了計算的考量, 並成了現在國際棋聯 FIDE 的準繩, 基本概念是假設棋手 Elo 評分為邏輯分佈 (Logistic Distribution), 比例參數為 400, 當兩名選手對奕便可以計算兩者勝負的期望概率,假設棋手甲評分為 1,000, 棋手乙為 1,200, 甲勝乙期望概率為1/(1+10^[(1000-1200)/400]) = 0.76, 相反乙勝甲為 0.24. 對戰後先計算初步得分, 勝1分, 和0.5, 負0分, 再減去期望得分, 把倍大調整以後的分數和賽前得分相加, 就成了新的評分. 換言之, 本來比對手評分高很多的話, 期望分數越接近1, 即使勝出棋局, 也不會有大幅度的加分, 相反敗北立刻導致慘不忍睹的扣減. 現時超過 2,200 Elo 分的棋手已經稱得上是高手, 2700以上更是世界級, 而昨天提及的11屆世界冠軍就一度以2, 851分成為史上最高紀錄, 實至名歸.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Day 214: 棋王

提到棋王, 大家除了聯想到張系國的小說和吳浩康的舊歌外, 也可能會對打敗世界棋王的超級電腦深藍 (Deep Blue) 有所憶及. 原來翻查一下資料, 這台電腦雖然由 IBM 研發, 但也可視為華人的驕傲, 概念源自美藉基隆人許峰雄, 這位在台大電機系畢業的菁英份子於 Carnegie Mellon的 PhD 論文就以人機博弈作為研究題目, 開發出超級電腦深思 (Deep Thought), 擊敗了國際西洋棋大師本特拉爾森 (Bent Larsen, 丹麥棋王, 1967年西洋棋奧斯卡得主, 上月初離世), 畢業後的許峰雄加入了 IBM 繼續鑽研, 而另一華人譚崇仁被 IBM 委任為超級電腦研究計劃主管, 領導著深藍的開發, 並找來於當年八屆世界棋王卡斯巴羅夫 (Garry Kasparov) 對戰, 雖然首次挑戰失敗, 但經改良後的深藍最終於97年取得勝利, 賽後立刻被公司拆卸, 令卡斯巴羅夫複桌無望. 但他仍繼續稱霸於棋壇, 於02年退出棋壇前合共擁有11年冠軍頭銜.

人機搏弈的濫觴, 其實早於18世紀末在奧地利已有先例, 當時為取悅女大公特蕾西亞 (Maria Theresa) , 作家肯佩倫 (Kempelen) 就發明了一個名為土耳其行棋傀儡的自動下棋裝置, 擊敗了不少棋手. 不過後來於十九世紀中葉就被揭發內藏控制機器的高手, 情況與Cyril的麥當勞把戲一樣.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Day 213: 湖心大廈

平日討論摩天大樓, 一般都以高度為人注目, 不過位於美國芝加哥的湖心大廈 (Lake Point House) 就有些特別, 這棟Y型住宅建於1968年, 由建築師亨力治 (John Heinrich) 和薛波雷特 (George Schipporeit) 所繪製, 兩人師承德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就是齊名於柯布西耶 (Day105) 的現代主義始祖, 作為學生筆下自然不能丟架. 湖心大廈在竣工以後就立刻成為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 直到 1994 年才被本港的地利根德閣三座所取代, 紀錄足足保持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 紀錄被打破後, 卻有另一紀錄作為 icon, 就是世界最矮的建築, 不要感到驚訝, 其實指的是在摩天界中最小樓高的建築, 並不存有矛盾. 70層高的大廈只佔196米, 平均每層樓高大概只有2.8米, 雖然不算是官方紀錄, 但足夠成為了大廈的特色.

有機會去芝加哥的話不妨漫步在密歇根湖旁吧, 感嘆這座六十年代的先鋒作品之餘, 也感受一下白先勇當年躑躅湖邊, 驀然回首的情懷.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Day 212: 彩雲

雲的形狀千變萬化, 惹人遐想, 念過高中地理或大學氣象的朋友或會知道雲擁有自己的分類系統, 早於19世紀初由氣象學家侯活(Luke Howard)發明, 十種常見的雲形主要隸屬三個不同的雲族, 即低中高三層的雲族, 當中亦有跨越不同層度的雲朵, 一般會被稱為直展雲, 皆因其縱向式的發展方向. 雖然聽起來十分複雜, 有照片的解說就很容易掌握, 香港天氣資訊中心網站就把每種雲塊的特點簡明握要地說明. (http://www.weather.com.hk/learn/cloud2.asp) 每個雲種都有英文的縮寫, 方便記認, 例如屬於高層的卷狀雲(Cirro-)系列, 就以"C"來表示, 通常在在晴朗的天氣下才會看到, 由於距離地面很遠, 雲塊大部分由冰晶組成. 其實知道這些基本的雲種在香港已經甚為足夠, 不過求知慾強的朋友可能還想知道一些不常見雲種, 個人誠意推介藍天白雲的網站 (http://skyclouds.waylonchan.net/), 裡面的奇雲特輯可說是收集得最齊全的教學, 圖文並茂地列出世界各地發現的雲種. 個人就最喜歡彩雲, 屬於飛碟雲(莢狀雲, 圖)的特殊情況, 雲上呈現七彩的顏色, 相當罕見, 主要成因是雲把陽光光線繞射, 所以先決條件是雲塊本身必須由均勻且微細的水滴組成. 除此之外, 特輯內還介紹了隱形雲, 貝母雲, 夜光雲等等, 款款奇趣獨特, 讓你慢慢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