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從前小學科學課本, 有提及味覺的部份, 印象猶深於舌頭的分區圖 (Taste Map), 圖中說明了舌頭上不同位置負責 detect 不同的味道, 舌尖部份可嚐甜味, 舌側前端負責測鹹, 後端測酸, 而舌頭尾部的舌根則分辨苦澀味道, 然後我們或會嘗試在小息時往小食部買糖果, 媽咪麵等零食作實驗, 結果總是令人失望, 不過為了面子, 有些同學還是會裝出一副有差的嘴臉.
直至最近從科學雜誌閱讀有關的文章, 才得知這是毫無科學根據, 已被推翻了的模型. 原本的味覺圖是由一名美國心理學教授波林在詮釋另一名德國心理學者Hänig的論文時發展出來, Hänig的論文談及舌頭不同的地方各自反應某一特定的味道, 而波林對此作實驗, 建立了上述的味覺圖. 於 1974 年科學家 Virginia Collings 抱著懷疑態度對 Hänig 的論點再作實驗, 並發覺了這個理論的錯誤, 舌頭上每個部分都對不同味道產生反應, 只存有微不足道的敏感差異, 所以味覺圖應該不成立. 其實波林實驗的結果也不全是他的過錯失, 他本來也是想帶出舌頭的敏感度差異 (significant) 而非一對一的 mapping, 只是後來他也被錯誤詮譯而導致現今的味覺模型仍然流傳, 成為偽科學的一種.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