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Day 341: 國外麵包上集

去包餅店最常看到以外地命名的麵包很可能是法國麵飽 (Baguette), 特長身的包身外脆內軟, 提供大家一種碳水化合物的飽肚的滿足, 身為法國的特式食物, 法國麵包擁有一段悠久的歷史, 如閣下以為只是把麵粉搓成條狀培烘這麼簡單, 那就大錯特錯了.

最早期的法包出現在19世紀中葉, 當時當然沒有焗爐, 而是採用特製的蒸氣爐 (Deck oven), 這種爐由奧地利引進, 高溫可達攝氏 200 度, 這樣的熱力才可以把蒸氣溶入麵包之中, 使麵包身得以軟熟, 至於長條狀也不是無故貪得意而製成, 而是因為在 1920 年通過了一項保障僱員的法例, 規定麵包師傅不應該早上4點之前工作, 因時間所限, 令圓形麵包難以趕在一本市民早餐之前完成, Baguette 的長條狀比較易搓且份量較大, 因而問世解決難題, 現在法國對 Baguette 仍然十分講究, 不是工作時間, 而是製作材料, 規定只能包含水, 麵粉, 酵母及鹽四種成分, 多了任何的元素就不能以 Baguette 命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