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四適逢七一假期, 和友人及瑞典遊客 Elin 到龍脊遠足, 回程時在地鐵站 Elin 留意到柴灣和灣仔的英文字詞剛好倒置, 問及兩者的分別, 我才發現自己完全不知道柴灣的名字來源. 朋友和我就隨便以自己的想法解釋, 說成是由於香港昔日為漁港, 船隻的使用很廣泛, 所以柴灣是用來安放製船的木材原料的地方. 回家立刻翻查資料, 正確的版本是當地為生產木材的海灣, 而木材主要的用途為柴薪, 另外小西灣的西灣和翠灣邨的翠灣也是柴灣的變音字, 前者是相類的客家語言, 後者則是因為興建時有人認為"柴"字不吉利的緣故, 不過時至今天, 整個地區已普遍地被稱為柴灣. 只可惜的是, 填海過後的柴灣, 跟大多數香港海灣一樣, 煙沒在政府的大規模發展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