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站這個公共空間, 在設計上充滿了生活智慧. 暫且撇開新發展的車站, 回到昔日地鐵紅藍綠三線年代, 月台經已可以從外牆的設計劃分類別, 九龍一帶和小數港島(金鐘, 中環)的舊月台外牆一般採用紙皮石, 這些都是在修正早期系統時候興建的地鐵站, 而 1982 年後才發展的港島線, 外牆卻採用彎曲的焗漆板, 大家一定會立刻聯想到板上的書法字, 字體獨一無二, 由本地建築師及書法家區傑棠所寫, 其實這些書法並不是偶然"過手癮"使用的, 而是由於月台隧道開闢時太窄, 只是一個6米的圓形管道, 保護牆壁的鋼板亦需配合彎曲, 在視覺上卻有點岌岌可危之感, 因此地鐵就以書法當作藝術品來紓緩這種無形壓力, 並沿用至今, 不知不覺已有五分一世紀, 這亦解釋了焗漆板的彎曲, 非從藝術出發, 而是空間所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