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鉛筆的H和B是指硬度(Hardness)和黑度(Blackness), 所以HB是在兩者中間, 還有就是比HB硬一點的F(Fine), 更硬的就有H到9H(也有10H), 而比HB黑的就有B到9B. 鉛筆的製法是首先把石墨和黏土粉加水, 弄成圓條狀再在窰內火烘, 然後打蠟以便書寫. 石墨(graphite)是碳的同素異形體, 化學式仍舊為 C, 而由於越硬的石墨, 會令越小碳粉落在紙張上, 也恰好解釋了為什麼H和B是一種tradeoff了. 打蠟以後的石墨會放在由柏木製成的筆桿內, 成了鉛筆的基礎.
除了鉛筆之外, 不同的筆種也有各自有趣的部分. 例如原子筆的中文名字是由於當年美國進口在二戰以後, 原子彈是勝利的象徵, 所以原子筆代表了長寫長有的意思. 鋼筆原來也有粗幼之分(B/M/F/EF/LH), 經查考才知道是 Broad, Medium, Fine, Extra Fine 和 Left Hand 的縮寫, 在寫不同國家的文字應採用不同的尺碼, 不過像我擁有的鋼筆, 是經改良過後的穿鈔筆, 除了書寫以外, 還可以作魔術之用, 在一般魔術專門店可以購買, 效果一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