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Day 211: 炫技下集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Day 210: 炫技上集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Day 209: 背跑

關於逆向跑步的好處, 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有助平衡力, 其實除此以外, 逆向跑的動作可以強化平日不常使用的肌肉, 並因此達到不同的果效, 例如增加膝蓋的穩定性, 減少足踝扭傷, 舒緩頸部不適, 改善寒背狀況等. 亦正因為肌肉不常使用, 體力消耗較一般跑步為多, 原來更有助減肥.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Day 208: WD-40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Day 207: 麵撈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Day 206: X籃球

極限籃球的英文並不如我所寫的 X 籃球, 而叫作 slamball, 顧名思義就知道此項運動著重灌籃, 的而且確, 極限籃球的場地和一般場地的分別在於其三分線內設有彈簧墊 (x4, 圖), 讓每個球員都有灌籃的可能, 除此之外, 場地上也多了保護的透明圍牆, 以及彈簧墊中間的保護墊. 至於賽例上當然也和普通籃球存有巨大差異, 不能盡錄, 重點是四打四的比賽, 灌籃算三分, 大部份的碰撞皆合法, 所以是充滿對抗性的比賽, 時間自然不能過長, 每節只有 5 分鐘, 其他規則可以參看極限籃球的官方網站 http://www.slamball.net/. Slamball 亦有相關職業聯賽, 不過受歡迎程度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實際點還是上 youtube 找找看.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Day 205: 七正負二

這位國家科學獎得主兼多間名牌大學教授認為, 人的記憶廣度是有限的, 因此對短時記憶能力進行了定量研究, 並統計上有效地證明年輕人的記憶大約為7個單位, 並稱為一組塊, 後來再 fine tune 了理論, 進一步證明記憶廣度與組塊的類別有著密切的關係, 例如數字7個為一組塊,字母6個,單詞5個等, 很合理地說明越覆雜的東西組塊廣度越少, 也隨著年齡有所升跌, 所以才產生了 7 +/- 2 這個普遍值域. 現實生活中, 能力的高低或取決於這些短時記憶的廣度, 而很多心靈魔術, 也利用到這個生物性質, 例如英國著名魔術師戴倫布朗 (Derren Brown, 圖) 的把戲, 他更把當中理論和方法結集成書, 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一讀他的 Tricks of Mind.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Day 204: 旗面設計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Day 203: 空包彈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Day 202: 齒度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Day 201: 字軌下集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Day 200: 字軌上集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Day 199: 港式奶茶

可以透露的是, 茶餐廳上販賣的奶茶, 所用的茶葉是混出來的, 原因很簡單, 一種茶可能香而不滑, 一種滑而不濃, 多種茶的混合可以集各家之大成, 保持香滑濃的平衡, 還有些做法會調色, 一般採用的茶葉是四號, 錦標, 福將, Lipton 等, 份量真的不便公開, 對撞次數大概 2-6 次, 茶味才會適中, 最後沖茶時必須先落奶, 後落茶, 讓茶駕馭奶的味道, 凍奶茶則相反, 由於在低溫情況下, 兩者不會產化學反應, 任何次序皆可, 但以賣相來說, 後加奶的外觀漂亮, 也有撲鼻的奶香, 因此茶餐廳都有這種沖茶的標準.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Day 198: 彩虹

除了香港有彩虹邨, 原來台灣也有著名的彩虹眷村, 這條位於台中市南屯的干城六村, 由老榮民黃永阜在房舍牆壁作畫, 形成宛如彩虹般美麗的童話世界(圖), 大家都以"彩虹眷村"為名. 可是文山區春安自辦重劃案中眷村被納入其中, 要面臨拆除的危機, 市民紛紛反對, 並透過網路發起搶救行動保留眷村, 他們的努力換來成果, 在重劃當中變作公園範圍, 非但不用清拆之餘, 還吸引更多遊客到訪.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Day 197: 麥高芬

其中一種常用的技巧是加入了麥高芬 (MacGuffin) 的元素, 這個名詞迷惑了不少電影迷. 其實是指一些本來看似很重要, 但其實並不然的東西, 用作增加故事開始時的張力, 以我最喜愛的西北偏北為例, 政府的機密就是一個麥高芬, 開始時讓觀眾以為是電影的重點, 後期漸漸發現焦點已不在那裡. 自從希治閣年代打後, 很多編劇導演都相繼學習使用麥高芬, 可說是一個先鋒性的電影理論.
至於為什麼叫麥高芬呢? 也是希治閣胡亂 define 的, 他用麥高芬的名詞說了一個例子, 指出一位旅客想請另一位旅客別多管閒事的方法, 對話大概如下, 大家可以領會麥高芬的意思:
"先生,請問在你頭上行李架上奇怪的包包是什麼東西?"
"這個麼, 就是一個麥高芬"
"是用來作甚麼用途的呢?"
"是為了設陷阱補抓一些蘇格蘭山上的獅子"
"但是蘇格蘭山區哪有獅子?!"
"噢, 那就沒有麥高芬了."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Day 196: 貨櫃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Day 195: 大丸

大丸小巴站位於糖街, 名字來源自已結業同名的大丸百貨, 是香港首間駐港的日資公司, 早在1960年的冬季開業. 旗艦店位於鄰近的記利佐治街和百德新街交界, 畢竟商品設計精細, 加上香港人貪新鮮, 開業時甚受歡迎, 八零年代更一度於京士頓街擴展, 開設家居中心和超級市場等部門, 在該區設立的小巴總站因此也以大丸命名. 可惜好景不常, 同業的競爭使顧客流失, 加上昂貴的租金, 大丸先在1995年縮減業務, 放棄記利佐治街的總店, 並於1998年全面結業, 小巴站卻保留了原來的名字, 一直沿用至今, 而日本的大丸百貨不受影響, 繼續營業.
至於為甚麼我會對大丸產生一種若即若離之感呢? 主要原因是我懂事以後就知道大丸百貨的存在, 不過從沒有興趣到訪, 想去看看的時候, 店舖已經結業, 只留下一個熙來攘往的小巴站.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Day 194: 5
原來除了黃藍綠色外, 美國已經推出了其他不同的口味, 例如紅色的西瓜, 橙色的熱情果等, 可以參考右圖. 不過嚼口香糖是有時間性的, 過了口香期就如白蠟, 張曉風就曾有一篇相關的散文值得大家閱讀, 華麗的行文不單觸動了我, 也讓本人開始認真看待口香糖這種奇妙的發明, 原文收錄在張老師"你的側影好美"的散文集.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Day 193: 荃錦公路

關於公路的音樂, 自己甚推荐國語經典"寂寞公路"一曲, 由台灣歌聲伍思凱主唱, 雖說歌有一點點的舊, 唱出的卻是曾經滄海的情懷, 獨自流浪在公路上的故事, 伴隨著酸澀和甜美的回憶, 思凱的歌聲把一切都看作微塵, 他的手溫柔地撫弄著伴唱的木結他, 也撫掃著無數聽眾的心靈.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Day 192: 石滬

石滬 (Stone Weir) 其實就是在潮間帶堆出兩道弧形堤岸, 必須從淺水處開始建至深水處, 最後在深水處盡頭做成內彎鉤狀. 捕魚原理簡單卻充滿睿智, 利用潮夕反覆起落, 潮漲時魚群從深水區進入石滬淺水區中覓食海藻, 樂不思蜀, 直到潮退後, 石滬高於水面, 魚群折返乏術被迫困於滬內, 令漁民的捕捉變得輕而易舉. 不過當地還設有很多制度和儀式, 從籌備到分工, 修築的季節, 填滬的次序, 漁獲的分配都有細心的考量, 當中拜滬的儀式更可以看到台灣居民篤信神明的傳統.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Day 191: 包剪揼

遊戲具有技巧性, 當然不乏相關的組織, 雖然鮮有聽聞, 國際包剪揼協會(World RPS Society)卻的而且確存在, 並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世界冠軍賽, 就連美國福斯電視台也有在體育頻道作現場直播, 建議大家到官網一覽 (http://www.worldrps.com), 站上不乏關於包剪揼的資源, 還可以訂購一些以包剪揼為主題惡搞的衣物. 不過最值得閱讀的一定是包剪揼遊戲致勝的技巧, 內容涉及了很多大家容易忽略的潛心理學, 例如非專業玩家的男性開始時出揼的機會率最高, 因為揼是權力和氣勢的象徵, 又如普遍的玩家在相若情況下出手會出現固定的pattern, 所以利用兩次同樣的花式 (double run) 來測試對手的反應也是尚佳的策略.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Day 190: 西貢公路
話說那天運氣也滿不錯, 從家一出發到鑽石山的巴士總站時 96R 已經準備離站, 不消 45 分鐘已經到達了起點北潭涌那邊, 不過沿途經過西貢公路時, 赫然發現公路的英文名字為 Hiram's Highway 而非 Sai Kung Highway, 心裡暗忖自己有多無知, 後來發現除了附近居民和駕駛人仕外, 大部分人也有這個誤解, 原來這條公路中英名稱並沒有直接關係, 中文當然是因為公路的所在地, 而英文則是因為昔日負責指揮修建公路的英皇海軍軍官 K.Potts 鍾愛 Hiram 牌子香腸後人以此戲名, 至於西貢就是西方來貢的簡稱, 事關在明朝鄭和下西洋以後, 不少國家向中國進貢, 西貢就是當時的一個港口, 因此成為現在的名稱.
每條公路都有自己的歷史, 有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 往往是沿途風景跟乘客的對白. 找一個秋天的黃昏吧, 讓自己隻影孤身的在座駕上馳騁, 車廂內或放一點點藍調的音樂, 儘管前面是看似沒有盡頭的公路, 就任憑眼目望盡天涯, 或許會讓你找到人生原有的意義.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Day 189: 麥當勞叔叔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Day 188: 丟擲

丟擲的表演可能對於門外漢是大同小異, 實際上有很講究的分類, 例如有些 Juggler 以數量為賣點, 稱之為數目技(Numbers Juggling, 圖), 另外也有指定程序的模式技(Pattern Juggling), 顧名思義以創作性為主的 Trick Juggling, 以高難度為主的 Technical Juggling, 和利用舞台地板反彈的彈地技 (Bounce Juggling)等. 這些項目皆有對應記錄, 不過原來也以 juggling 的物件來細分, 一般來說, 球與沙包被歸為同一類, 比較容易掌握, 當然大型球類除外. 相反棒枝(club)就看作另一類別, 雖然在空中棒枝比起球類來得穩定, 但棒枝的花式比較複雜, 礙於外型的不規則, 例如搖棒 (Club Swing)和接棒一類技巧, 都有相對的難度. 若果大家有點心動想親自嘗試, 不妨參考丟擲界的維基百科, 內容從歷史至分類至教學都有詳盡記錄, 包羅萬有. (http://jugglewiki.org/wiki/Main_Page)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Day 187: 布萊葉

對於盲人, 大家都知道透過學習盲文來讀寫, 不過對此一知半解的卻大有人在. 盲文正名為布萊葉(Braille), 布萊葉就是發明者的名字, 這名法國盲人於 1821 年創立點字記字法, 一直沿用至今. 盲文以三行二列六點為一個字元單位, 並且有語言上的區分, 所以同為六點, 在英語裏代表了一個字母(圖為Google點字), 在大陸或台灣就代表了一個拼音. 香港一般用粵語拼音, 粵音有九個聲調, 由三個單位分別代表由聲母, 韻母及聲調, 所以一個中文字需要十八個點數來表示, 除非是陰平(第一聲)或陰入(第七聲)只會由兩個方塊表示, 因為這兩個聲調不被標音. 上述也正好說明了布萊葉跟口語有點相類, 令盲人容易失去了書面語的寫作能力.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Day 186: 國際旗號
其實一個國家使用的國旗也應按照狀況而改變, 定義上說有六種基本用途, 由美國旗幟學家 (Vexillologist) 維特尼史密夫 (Whitney Smith) 所發明的 Flag identification symbols 清晰表示出來, 分別為民用旗(civil flag), 政府旗(state flag), 軍用旗(war flag), 民船旗(civil ensign), 政府船旗(state ensign), 軍船旗(war ensign). 前三者為陸上所用, 後三者則為海上而設, 史密夫提倡的 FIS 就以一橫二縱的三條直線區分為六個格子, 一個格子代表一種用途, 在該格子裡打一個黑點即代表這面旗具有這一種用途, 次序就是與上述一般(先由左至右, 再上到下), 不過很多國家在不同用途上採用相同的旗幟, 所以也會(經常)出現超過多過一個黑點的 FIS, 簡單概率可以計算出有 63 種可能, 因為 FIS 有六格, 每格可點可不點, 相等於 2 的 6 次方 64 個組合, 但也不能全部空出, 少了一個選擇, 因此最終只有 63 個組合. 例如香港的區旗 FIS 是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Day 185: Em 和 En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Day 184: 智能升降機

關於香港採用的升降機, 最有趣的可算是迅達推出的 Miconic 10 了. 這種智能升降機系統會在各樓層皆設置一部樓層選擇器, 以鍵盤型式輸入所需到達層數, 而機箱內則一律不設任何樓層按鈕, 以防電梯使用者的惡作劇, 也讓升降機計算最快的升降速度增加效率. 而擁有多台電梯的網絡更進一步為乘客分配升降機, 系統亦會計算由按鈕步行到所分配升降機的時間, 令使用者不需狼狽. 不過別以為這種智能設計是新大陸, 實際上早在95年的太古坊德宏大廈經已安裝系統, 並陸續有辦公大廈和高樓數私人屋苑採用, 但其使用量仍欠普及, 因此不適合應用在一些訪客量高的地方, 例如曾一度使用該系統的旺角政府合署後來見狀便改回普通系統.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Day 183: 血
.jpg)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Day 182: 日以繼夜

至於日以作夜, 卻是杜魯福的原意, 是指一種電影拍攝技巧, 在早上拍出晚上的效果, 這種技術縮短了拍攝的時間, 由於不用等待晚上才開拍, 現今很多電影都採用這種製作, 英文可以叫 Day for Night, 也可以跟電影法國原名一樣稱作"美國夜", 做法是透過調校影片的鎢光平衡和日光平衡等, 也可以加入藍濾片, 或是故意曝光不足來達至果效.
訂閱:
文章 (Atom)